在20世纪初,西澳岩龙虾行业一直由一小部分工厂控制,这些工厂以极低的价格从渔民手中收购龙虾,加工后出口到以美国为主的多个市场。
这些加工厂通常被称为“罐头厂”,它们将龙虾“罐装”并出口到海外。大部分产品为了满足军队需求。
最初由为数不多的拉尔顿的渔民提出建立北部合作社的构想,旨在打破工厂主对行业的垄断,以此提高捕捞收益和营销效率。
第一批Brolos品牌的西澳岩龙虾正式出厂。第一批Brolos品牌的西部岩龙虾加工完成。
二战后,美国消费者的口味更加精细化,对罐装龙虾的需求下降。西澳渔民借鉴南非行业经验,实施更严格的分级标准和品质控制,力求在利润丰厚的美国龙虾尾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作为西澳十大岩龙虾加工商之一,吉龙腾渔民合作有限公司开始以创新者的姿态进入市场,向美国出口一系列新的冷冻龙虾尾产品,同时为合作社渔民和成员提供各类相关服务,如渔箱租赁、船舶经纪、财务建议和援助等。
早期研究表明,亚洲经济的发展可能为吉龙腾渔民合作有限公司和西澳岩龙虾带来新的出口机会,并有助于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公司开始尝试向新加坡和日本出口整只熟龙虾。
在50和60年代,吉龙腾渔民合作有限公司始终引领着岩龙虾行业的发展。合作社的成立时机恰到好处,其前瞻性的战略不仅有效服务了渔民,还提供了创新且高效的营销策略,为西澳岩龙虾品牌走向全球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一时期,行业经历了从单一的大规模龙虾罐头加工向专业化和创新型产业的蜕变。
作为多元化战略的一部分,吉龙腾渔民合作有限公司在岩龙虾禁捕期间尝试捕捞加工海虾及扇贝。
1979年3月14日,查尔斯三世(时任威尔士亲王)正式为吉龙腾渔民合作有限公司的新办公大楼揭幕。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海外市场对活龙虾的需求,吉龙腾渔民合作有限公司在合作社门店后方建设了第一个小型水池仓库,配备了18个水池。经过不断的试验和优化,GFC在1985年捕捞季成功开发出了一套可行的活龙虾出口操作流程。
台湾成为西澳岩龙虾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吉龙腾渔民合作有限公司甚至开创性的将活龙虾直接销往北京。
西澳岩龙虾渔业于2000年3月首次获得海洋管理委员会(MSC)的认证,成为全球首批获此殊荣的可持续渔业之一,树立了行业标杆。此后,西澳岩龙虾渔业创下了六次再认证的纪录,最近一次是在2025年。这一系列的成功认证,进一步巩固了GFC在全球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吉龙腾渔民合作有限公司开发了刺身级冷冻产品和即食餐饮服务产品,以满足西欧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与此同时,中国的活龙虾销售也开始逐渐增长。通过内生增长和积极收购,合作社的市场份额从19%提高至60%以上。
广州吉龙腾海产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吉龙腾渔民合作有限公司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致力于提升我们在中国大陆这一全球最重要的海鲜消费市场的服务能力。
威尔士浦活虾出口基地于2017年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额达2300万澳币。
位于杰拉尔顿码头的Brolos Fresh秉持着一个简单而深远的理念:提供最新鲜、最优质、可持续捕捞的本地海鲜,从渔船直接送到餐桌。Brolos Fresh与西澳本地渔民紧密合作,确保只有最优质的鱼类、龙虾和海鲜进入本地居民和游客的餐盘。作为西澳中西部地区Brolos龙虾的唯一直销渠道,Brolos Fresh进一步加深了西澳社区与这一标志性渔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彰显了该地区深厚的海鲜文化传统。
吉龙腾已开始对其位于西澳弗里曼特尔的冷冻龙虾生产设施进行升级建设。此次升级包括引入一个独特的蒸汽隧道用于烹煮龙虾,并对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以提升产品质量并减少员工的手动操作任务。
全球第一:西澳岩龙虾荣获海洋管理委员会(MSC)第五次再认证。这一再认证标志着整个行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大里程碑,也肯定了商业渔民、加工商及政府各方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