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始于1950年的成功故事

西澳岩龙虾:早期

从20世纪早期开始,西澳岩龙虾产业最初由少数工厂掌控,这些工厂以最低价格从渔民手中收购龙虾,加工后出口到以美国为主的多个市场。

这些加工厂通常被称为“罐头厂”,他们将龙虾罐装后出口。销售主要用于满足军队合同需求。

1949 - 1951年

一小群杰拉尔顿的渔民提出建立北部合作社的构想,旨在打破工厂主对行业的垄断,提高捕捞收益和市场营销效率。

1951年 5月

第一批Brolos品牌的西部岩龙虾加工完成。

拓展美国市场

战后,美国消费者的口味逐渐转向更精致的产品,对罐装龙虾的需求下降。西澳渔民借鉴南非行业经验,实施更严格的分级标准和质量控制,力求在利润丰厚的美国龙虾尾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1952年

吉龙腾渔民合作有限公司成为西澳十家龙虾加工商之一, 开始以创新者的姿态进入市场,向美国出口一系列冷冻龙虾尾产品,同时为合作社渔民和成员提供各种服务,如鱼网租赁、船舶经纪以及财务建议和援助。

1954 - 1955年

早期研究表明,亚洲经济的发展可能为吉龙腾渔民合作有限公司和西澳岩龙虾带来新的出口机会,并有助于多元化产品种类。 公司开始尝试向新加坡和日本出口整只熟龙虾。

20世纪50至60年代

20世纪50至60年代,吉龙腾渔民合作有限公司始终走在岩龙虾行业发展的前沿。合作社成立的时机及其以有效服务渔民、提供创新且高效的营销策略为核心的战略目标为西澳岩龙虾品牌走向全球奠定了坚实基础。行业也经历蜕变,逐渐从单一的大规模龙虾罐头加工转型为专业化和创新型产业。

1960年代

作为多元化加工能力战略的一部分,吉龙腾渔民合作有限公司开始在岩龙虾禁渔期间尝试捕捞加工对虾和扇贝。

1979年:皇家认可

1979年3月14日,威尔士亲王正式为吉龙腾渔民合作有限公司的新办公大楼揭幕。

1984年:活龙虾出口

为满足国际客户对Brolos全系列产品的需求,吉龙腾渔民合作有限公司开始尝试出口活龙虾。公司在合作社门店后方建造了一个配备18个水槽的小型仓库,并通过不断试验与调整,在1985年捕捞季节开始前开发出一套可行的操作系统。

1990年代:台湾

台湾成为西澳岩龙虾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吉龙腾渔民合作有限公司也率先将活龙虾直接销往北京

2000年:MSC认证

西澳岩龙虾渔业于2000年3月首次获得海洋管理委员会(MSC)的认证,成为全球首批获得该认证的可持续渔业。此后,西澳岩龙虾渔业已创纪录地五次完成再认证,最近一次是在2022年。

21世纪

吉龙腾渔民合作有限公司开发了刺身级冷冻产品和即食餐饮服务产品。西欧市场需求增长。对中国的活龙虾销售开始逐渐增长。合作社通过有机发展和收购,将其市场份额从19%提高到超过60%。

2015年:GFC中国子公司

2015年,GFC在中国成立子公司,以提升在全球最重要的海鲜消费市场之一的运营能力。

2017年:Welshpool活龙虾设施

2017年,耗资2300万澳元的Welshpool活龙虾储存与出口设施建成。

2020年:Brolos Fresh海鲜店开门

Brolos Fresh位于杰拉尔顿码头,紧邻海岸,其理念简单而坚定:即提供新鲜、本地、可持续捕捞的海鲜,渔船捕获后,经由专业处理,直接卖给顾客,确保新鲜直达餐桌。Brolos Fresh 团队与西澳本地渔民紧密合作,为本地居民和游客甄选最优质的鲜鱼、龙虾及各类海鲜。作为 GFC 面向公众的直销渠道,Brolos Fresh让中西部地区的消费者能够直接品尝到Brolos龙虾,进一步加深西澳社区与这一标志性渔业的紧密联系。

2021年:Sultan Way生产设施升级

GFC 位于西澳Fremantle的冷冻龙虾生产设施启动升级改造工程。

本次升级包括引入独特的蒸汽隧道,用于加工熟制龙虾,并对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以提升产品质量并减少员工的手工操作。

2022年:西澳岩龙虾荣获全球里程碑认证

西澳岩龙虾成为全球首个连续五次获得海洋管理委员会(MSC)可持续渔业认证的渔业。这标志着包括商业渔民、加工商及政府机构在内的整个行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重要里程碑。